副會長 - 余振球
劇場空間藝術創作總監、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小組審批員、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創會董事之一。
余振球乃經驗豐富的舞台工作者,從事多方面的創作,包括策劃、監製、導演、編劇、劇本翻譯、製作、舞台及燈光設計等。
自1981年起,余振球歷任香港話劇團、香港舞蹈團之助理舞台監督、舞台監督、技術監督,亦曾任中英劇團之製作監督,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娛樂事務部製作經理。現任職澳門文化中心節目策劃及市場推廣。
1987年夏獲柏立基基金,赴美國紐約羅察斯特大學深造舞台美術及製作。翌年獲邀為該大學之夏季劇場出任總電機師。1993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發專業文憑,主修燈光設計。1997年再遠赴荷蘭及捷克布拉格修讀舞台美學,並以優異成績完成倫敦研究院London Institute (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前身) 碩士課程。
編寫作品《離婚女人的一天》曾在1984年香港藝術中心與校協戲劇社合辦之全港青少年獨幕劇創作賽中獲獎。
1993年憑《女禍》一劇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第二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燈光設計」。
1994年獲「十年後台貢獻榮譽」。
1995年獲邀為「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組增聘委員。
歷年來以《廿三樓.攪笑友》Laughter on the 23rd Floor (演員倪秉郎、丁家湘分別獲第五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叛艦記WWII》Caine Mutiny Court Martial、《少年梵高的煩惱》Vincent in Brixton (演員陳沛銣獲第一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女配角)、《大顛世界》Mad World, My Master 及《喜靈州...分享夜》Nunsense等先後被提名最佳導演,此劇及《棋廿三》更獲香港舞台劇獎十大最受歡迎製作。
2009年,以普通話版《粉紅天使》Oscar et la dame Rose 到台北參加第七屆華文戲劇節。(粵語版女演員區嘉雯獲第十七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
設計方面,憑《周門家事》、《大刀王五》、《十二怒漢》Twelve Angry Men 及《喜尾注》Funny Money 分別獲第十、十一、十三和十四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舞台設計。曾先後以《望框框的男人》ART 及《義海雄風》A Few Good Men 於香港設計師協會<HKDA設計2000展>和<HKDA 2002展>獲銅獎。最近替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設計《十二個人》及《第二性》、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劇《如果還有明天》設計舞台,大獲好評。多年來一直為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擔任舞台設計。除此以外,更嘗試開拓酒吧劇場,演出包括《單身貴族》Men’s Single、《噫》及《正宗酒吧》。
余氏熱愛音樂劇,2012年受美國 ICG PRODUCTION INC. 聘請執導講述江青一生的全新英語音樂劇《青》I,CHING,於洛杉磯作世界首演。曾導演音樂劇作品包括《舞步青雲》A Chorus Line、《喜靈州...分享夜》Nunsense (獲第二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舞台效果;演員文瑞興獲第二十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配角)、Wizard of Ox、《細‧鳳》、《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夢斷維港》West Side Story、《王老闆撞鬼聖誕夜》及《武士英魂》Man of La Mancha等。亦積極從事戲劇推廣工作,1994 年起為不同機構舉辦之燈光及舞台設計課程擔任特約講師,包括香港演藝學院、明愛教育機構、澳門市政廳、澳門演藝學院、澳門文化中心、新加坡實踐劇團、捷克布樂瑙藝術學院(JAMU, Brno),及國立臺南大學等。並受邀為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執導2013年度畢業作品,亦曾為澳門市政廳文康部創辦「澳門藝穗」(Macau Fringe)。2002年獲邀出席「荷蘭夏季藝術節考察團」。2011年夏獲「沖繩國際青少年兒童戲劇節」邀請為「駐節藝評人」。
1998年余氏與友人成立「劇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