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簡介
>
幹事會
香港戲劇協會2021-23幹事會
榮譽會長 - 鍾景輝
鍾景輝博士(SBS)為香港資深舞台劇演員及導演、戲劇教育家、電視製作人、電視劇演員及電視節目主持。曾任香港戲劇協會會長,現任赫墾坊劇團董事長、香港話劇團藝術顧問、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藝術顧問、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團顧問等職。
香港培正中學畢業後,於1955年至1957年在崇基學院英文系就讀。其後獲美國奧克拉荷瑪浸會大學演講及戲劇學士學位及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藝術碩士學位。美國畢業後返港,於浸會學院全職及兼職任教23年,並於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及亞洲電視參與電視製作、演出及擔任行政等工作16年。八度獲得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及四度獲得最佳導演。
1983年受聘為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創院院長,任職長達18年。1994年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十年傑出成就獎,1999年獲香港藝術家年獎舞台導演獎,2000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戲劇成就獎,2001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發榮譽院士,2002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銅紫荊星章,2005年獲《明報週刊》頒發最突出電視男藝員獎,2006年獲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頒發萬千光輝演藝大獎,2007年獲世界傑出華人獎及美國哈姆斯頓大學(Armstro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頒發榮譽哲學博士學位,2009年獲香港公開大學頒發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同年獲傑出領袖(教育/文化組)獎,2010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傑出藝術貢獻獎,獲太子珠寶鐘錶精英獎(演藝),2011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發榮譽戲劇博士學位,以及獲萬寶龍國際藝術大獎,2012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終生成就獎,2013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銀紫荊星章,2015年獲香港理工大學頒發大學院士。
會長 - 馮祿德
馮祿德為資深演藝工作者。求學時代對演辯、朗誦有濃厚興趣,兩度獲頒「大專戲劇節」最佳男演員獎。畢業後,與不同劇團合作,又嘗為電台、電視台編劇、演出及主持節目,為各大社團、學校主持講座,擔任評判。近年獲選為香港戲劇協會幹事,擔任舞台劇獎評審,又曾接受邀請出任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藝術顧問,現為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同流兩專業劇團的董事局主席。
曾執導《那時候》(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梯子》(中文大學)、《農村三部曲》(香港話劇團)、《水塔下的五星戰隊》(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金池塘》(香港戲劇協會)、《都是我的孩子》(香港戲劇協會)等劇。
演出予人深刻印象的角色有《起航,討海號》(致群劇社)的漁民海伯、《叛艦記》(香港戲劇協會)的海軍上校、《不動布娃娃》(劇場工作室)的文叔、《老竇》(劇場空間)的鄧南、《奇異訪客》(劇場空間)的佛洛依德、《球會風雲》(香港戲劇協會)的足球教練羅禮、《伽利略傳》的伽利略等,
曾多次參與香港戲劇協會的戲劇製作,計有《羅生門》、《叛艦記》、《周門家事》、《大建築師》、《金池塘》、《承受清風》、《喜尾注》、《野鴨》、《球會風雲》、《正在想》、《花心大丈夫2》、《重唱四重唱》、《都是我的孩子》等,並主持俄國戲劇系列、布萊希特節、曹禺戲劇節等講座以及編導演讀劇場《金池塘》、《推銷員之死》、《嚴峻的考驗》、《人民公敵》等。
於香港戲劇協會主辦的舞台劇獎,曾獲以下項目提名:最佳導演(《金池塘》、《都是我的孩子》),最佳男主角(《老竇》),最佳男配角(《叛艦記》、《今生》),又曾獲頒以下獎項:最佳男主角(《不動布娃娃》),最佳男配角(《起航,討海號》)。
副會長 - 張可堅
張可堅為資深戲劇工作者,經驗豐富,戲劇工作範圍包括監製,導演,演員,翻譯和撰寫劇評。8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浸會大學】(前稱【浸會學院】)英文系,隨即加入【中英劇團】為職業演員。八七年離開【中英劇團】, 進入【香港大學】進修翻譯,89年取得榮譽文學士。期間出任【中天製作有限公司】總經理,監製大型話劇製作。94年加入【香港戲劇協會】擔任副會長至今。98年參與創立【劇場空間】出任藝術總監。2011年取得【香港演藝學院】藝術碩士,主修導演。。
 
他曾先後11次獲提名香港舞台劇奬最佳導演,並分別憑《撞板風流》和《十二怒漢》獲頒第三屆最佳導演(喜劇/鬧劇)和第十三屆最佳導演(悲劇/正劇)奬項;2009年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銀禧紀念獎傑出翻譯獎;2014年獲民政事務局局長頒發嘉許狀,以表揚他在推動文化藝術發展方面的貢獻。
 
張可堅現為【中英劇團】藝術總監,香港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客席講師教授戲劇翻譯及演藝課程,【香港戲劇協會】副會長,【劇場空間】及【iStage】劇團董事,【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婦女會社區劇團】名譽藝術總監,【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審批員,【靈火劇團】顧問,香港理工大學文化推廣委員會委員及【香港電台】電視部顧問團成員。曾任【中英劇團】總經理,【劇場空間】藝術總監,【香港展能藝術會】執行委員會委員,【沙田話劇團】副藝術主任,【海豹劇團基金有限公司】董事,【中天製作有限公司】董事,【沙田話劇團】管理委員會委員,【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董事,【香港話劇團】顧問,前【臨時市政局】戲劇顧問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戲劇顧問。

副會長 - 余振球
劇場空間藝術創作總監、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小組審批員、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創會董事之一。
余振球乃經驗豐富的舞台工作者,從事多方面的創作,包括策劃、監製、導演、編劇、劇本翻譯、製作、舞台及燈光設計等。
自1981年起,余振球歷任香港話劇團、香港舞蹈團之助理舞台監督、舞台監督、技術監督,亦曾任中英劇團之製作監督,及香港迪士尼樂園娛樂事務部製作經理。現任職澳門文化中心節目策劃及市場推廣。
1987年夏獲柏立基基金,赴美國紐約羅察斯特大學深造舞台美術及製作。翌年獲邀為該大學之夏季劇場出任總電機師。1993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發專業文憑,主修燈光設計。1997年再遠赴荷蘭及捷克布拉格修讀舞台美學,並以優異成績完成倫敦研究院London Institute (倫敦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前身) 碩士課程。
編寫作品《離婚女人的一天》曾在1984年香港藝術中心與校協戲劇社合辦之全港青少年獨幕劇創作賽中獲獎。
1993年憑《女禍》一劇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第二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燈光設計」。
1994年獲「十年後台貢獻榮譽」。
1995年獲邀為「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組增聘委員。
歷年來以《廿三樓.攪笑友》Laughter on the 23rd Floor (演員倪秉郎、丁家湘分別獲第五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叛艦記WWII》Caine Mutiny Court Martial、《少年梵高的煩惱》Vincent in Brixton (演員陳沛銣獲第一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女配角)、《大顛世界》Mad World, My Master 及《喜靈州...分享夜》Nunsense等先後被提名最佳導演,此劇及《棋廿三》更獲香港舞台劇獎十大最受歡迎製作。
2009年,以普通話版《粉紅天使》Oscar et la dame Rose 到台北參加第七屆華文戲劇節。(粵語版女演員區嘉雯獲第十七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
設計方面,憑《周門家事》、《大刀王五》、《十二怒漢》Twelve Angry Men 及《喜尾注》Funny Money 分別獲第十、十一、十三和十四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舞台設計。曾先後以《望框框的男人》ART 及《義海雄風》A Few Good Men 於香港設計師協會<HKDA設計2000展>和<HKDA 2002展>獲銅獎。最近替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設計《十二個人》及《第二性》、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劇《如果還有明天》設計舞台,大獲好評。多年來一直為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擔任舞台設計。除此以外,更嘗試開拓酒吧劇場,演出包括《單身貴族》Men’s Single、《噫》及《正宗酒吧》。
余氏熱愛音樂劇,2012年受美國 ICG PRODUCTION INC. 聘請執導講述江青一生的全新英語音樂劇《青》I,CHING,於洛杉磯作世界首演。曾導演音樂劇作品包括《舞步青雲》A Chorus Line、《喜靈州...分享夜》Nunsense (獲第二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舞台效果;演員文瑞興獲第二十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配角)、Wizard of Ox、《細‧鳳》、《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ound of Music、《夢斷維港》West Side Story、《王老闆撞鬼聖誕夜》及《武士英魂》Man of La Mancha等。亦積極從事戲劇推廣工作,1994 年起為不同機構舉辦之燈光及舞台設計課程擔任特約講師,包括香港演藝學院、明愛教育機構、澳門市政廳、澳門演藝學院、澳門文化中心、新加坡實踐劇團、捷克布樂瑙藝術學院(JAMU, Brno),及國立臺南大學等。並受邀為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執導2013年度畢業作品,亦曾為澳門市政廳文康部創辦「澳門藝穗」(Macau Fringe)。2002年獲邀出席「荷蘭夏季藝術節考察團」。2011年夏獲「沖繩國際青少年兒童戲劇節」邀請為「駐節藝評人」。
1998年余氏與友人成立「劇場空間」。
司庫 - 伍秀儀
伍秀儀現職專業會計師。義務工作方面,自2004年擔任香港戲劇協會司庫及評審, 現時亦出任新域劇團和香港戲劇工程董事。過往戲劇工作經驗,曾服務政府文化部門,專職統籌表演藝術活動和管理表演場館; 沙田話劇團行政經理、亦先後擔任沙田話劇團及眾劇團團長,專職策劃及統籌製作演出,包括《四季人》、《推銷員之死》、《拉硬柴的夢遊騎士》、《親愛的.胡雪巖》、《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漂泊家庭》等。
外務秘書 - 莊梅岩
莊梅岩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心理學榮譽學士、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編劇系深造文憑畢業。英國倫敦大學Royal Holloway編劇碩士。除撰寫舞台劇外,亦從事劇本翻譯、改編、音樂劇及歌劇之文本創作。
憑《留守太平間》、《找個人和我上火星》、《法吻》、《聖荷西謀殺案》及《教授》五度獲頒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劇本獎。2003年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傑出青年編劇獎。2004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利希慎獎學金赴美遊學。2010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戲劇)。2012年獲《南華早報》選為香港25位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
作品多次重演並翻譯成英、日、韓、意文搬演,另著有《莊梅岩劇本集》,由天地圖書出版,獲頒第九屆「香港書獎」。

內務秘書 - 黃懿雯
先後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語文及商業學系,獲文學士學位,主修德文,以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表演。2018年再考取香港教育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企業行政人員文學碩士。
近年演出包括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卡夫卡的七個箱子》、《第三帝國的恐懼和苦難》、《女侍/侍女》、《巴索尼里的一千零一個夜晚》、《百年孤寂》;顛覆盒子《30婚限定》;iStage《獨坐婚姻介紹所第二部》等,並憑《侍女》獲第二屆香港小劇場獎優秀女演員獎。
 
黃氏為多個演出擔任監製,近年製作包括:一條褲製作《1967》、《十一騷動》、《同志少年虐殺事件》、《流徙之女》、《黃面佬》;無人地帶《泰特斯》(香港藝術節節目);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泰特斯2.0》;役者和戲《胎內》;一路青空《曇花戀》、《魔法豆腐花》、《第拾壹方案-今日城》、《細細星》、《叮叮聲》、《嗎哩嗎哩一級班》、《擦擦奇俠》、《馬騮俠》、《細路桃園》、《夢遊娃世界》;Pleroma Theatre《伊甸禁章》;六覺工房《淼淼恩平》;新光中國戲曲文化《玻璃動物園》、《但願人長久》;香港戲劇協會《金池塘》、《都是我的孩子》、《茶館》、《小井胡同》、《礦井下的彩虹》、《色相》、《兒欺2020》;六四舞台《5月35日》;香港音樂劇藝術學院《会社人間》;奇想偶戲劇團《車輛婆婆》等,並於2020年憑《5月35日》獲第二十九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製作。
 
黃氏亦曾擔任多個製作的節目統籌,包括: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華文戲劇節及紀錄劇場節等,亦於香港電台第五台擔任《新文化運動》客席主持達七年之久。現為自由身演員、藝術行政人員、香港戲劇協會幹事、一路青空行政總監及藝術發展局審批員。
學術出版 - 方俊杰
2010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導演系後,曾與不少劇團合作,也是tobe THEATRE的創辦人之一。2020年10月加入香港話劇團為駐團導演。
 
畢業作品《馴悍記》獲學校頒發傑出導演獎。編導演作品《三個麻甩一個騷》於11年獲提名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劇本。導演作品《結婚》於16年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悲劇/正劇)。17年以《竹林深處強姦》首次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喜劇/鬧劇)。18年以《奮青樂與路》及Lysistrata分別獲得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喜劇/鬧劇)及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19年以《好日子》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悲劇/正劇)。同年,憑《結婚》巡演版獲提名第三屆華語戲劇盛典最佳導演。
 
導演作品包括:康樂文化事務署《我們的音樂劇》;自由空間x香港話劇團音樂劇《大狀王》[預演] ;香港話劇團《原則》(2020、2018新版)、《好日子》、《結婚》(兩度公演及巡演)、《最後晚餐》(四度公演及巡演超過一百場)、《八樓半的密室》;PROJECT ROUNDABOUT《親親麗南》;Dharma Workshop《短暫的婚姻》;藝君子劇團《竹林深處強姦》、《罪該萬死》、Forget Me Not、《末日怪物》及重演版《怪物》;香港藝術節《香港家族》三部曲;利希慎基金《奮青樂與路》(兩度公演);神戲劇場《夕陽戰士》、《狂揪夫妻》(兩度公演及巡演);香港演藝學院Lysistrata、《馴悍記》;中英劇團《紅色的天空》;風車草劇團《愛與人渣》、《Q畸大道》(兩度公演);同流《山羊》(兩度公演);三条友仔創作《三個麻甩一個騷》(兼任編劇及演員,兩度公演);tobe THEATRE《第十二夜》(兩度公演);Theatre Noir《莎翁的情書》(兼任編劇,兩度公演及巡演超過一百場)。
學術出版 - 司徒慧焯
司徒慧焯自1982年開始參與大小不同的演出,崗位包括:編劇、導演、演員及監製,並於1983至1990年間連續數屆在市政局舉辦之戲劇表演中贏取多個獎項,更於1985年12月憑《老師·早晨》贏取青少年劇本創作比賽的中學組冠軍。
1990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導演系(Drama School, 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Major in Directing),旋即加入電影圈,並一直在不同媒體中,任重要職位。1997年更為香港第一個最大型之原創音樂劇《雪狼湖》當上執行導演,其後參與之大型演出計有《漫步人生路》、《鬚根show2》、《男親女愛》及《梁祝》等。於2000年執導之《遇上1941的女孩》,更在舞台劇及文化界產生極大迴響。2004年更與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毛俊輝合導由黃秋生主演之黑色喜劇《家庭作孽》,大獲好評。
2002年開始與W創作社合作,執導《次貨》、《十二月部屋》、而《柯廸夫》、《我不快樂》、《Last Smile, First Tear》、《一期一會》、《馴情記》、《你今日拯救咗地球未呀?》及《梁祝下世傳奇》皆與黃智龍合導,並參演《廢柴》(重演);並開始活躍於舞台劇界之多媒體創作,錄像作品包括《柯廸夫》、《戀愛總是平靜地意外身亡》(首演)、《白雪先生灰先生》、《馴情記》、《喜尾注》、《玻璃動物園》、《旋轉270°》、《攣到爆》及《EMPTY》。
踏入2001年,Roy加入了Star East集團,管理旗下之舞台製作公司(Star East Stage),2003年創立Chibi動畫製作公司,更在2004年創辦OOOPS PICTURES電影製作公司。Roy並於2006年9月加入香港話劇團為該團之駐團導演。2011年完成了APA的碩士學位,並由2012年9月開始,Roy擔任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之高級講師(導演)。
近年完成的舞台導演作品為香港話劇團之《我和秋天有個約會》、《脫皮爸爸》、《豆泥戰爭》、《2029追殺1989》、《美麗連繫》、《黐孖戲班》、《家庭保衛隊》、《愈笨愈開心》、《回歸!神蹟!》及《三三不盡》,導演作品接近一百部。並憑《豆泥戰爭》與《脫皮爸爸》連續兩屆奪得香港舞台劇獎之最佳導演(喜鬧劇)。
編劇作品包括:香港話劇團《愈笨愈開心》 (2006)及《玩謝潘燦良–光媒體的詩》(2012)。
文康福利 - 陸昕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並獲得藝術學士(一級榮譽),及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得文化管理碩士學位。

近年演出作品包括風車草劇團《通茶街喪屍戰》、《米線女戰士》、《攬炒愛情狂》、《只談喜愛 不談戀愛》及Sony Music 《告別之後》;憑《攬炒愛情狂》獲提名第二十八屆香港舞台劇奬最佳女配角(喜劇/鬧劇)。編劇作品包括國際綜藝合家歡2015《超級媽媽超級市場》及 演戲家族《星夢塵緣》(聯合編劇)。


除演出及創作外,亦積極參與戲劇教育工作,曾合作機構包括劇場組合PIP藝術學校、香港演藝學院、新域劇團、劇場工作室、葉氏兒童合唱團、王仁曼芭蕾舞學校及香港青年協會等。2018年獲邀於「藝遊維港」賽馬會藝術教育計劃擔任藝術家導師。
 
現為風車草劇團總經理。

文康福利 - 方家煌
方家煌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導演系,師承鍾景輝、毛俊輝、Colin George及李銘森等戲劇界前輩;其後亦以優異成績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獲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碩士學位,主修電影編劇,師承吳昊。
歷年於多間傳媒機構任職,並活躍於劇場。除專注導演工作外,亦長於編劇、作曲及填詞,《唯獨祢是王II》為他摘下第28屆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最佳填詞」之榮譽。現任唯獨舞台有限公司聯合藝術總監,香港戲劇協會幹事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近年亦為電影編寫劇本,並執導多部微電影。

資訊推廣 - 羅國豪
羅國豪於香港演藝學院畢業,先後畢業於電影電視學院及舞台科藝學院(現名舞台及製作藝術),學位主修「音響設計及音樂錄音」;及後於香港理工大學取得多媒體科藝理學碩士。

前任香港舞台技術及設計人員協會主席(2012-2016年度),任內曾舉辦和監製多個舞台科藝相關的大型製作及展覽,包括 香港舞台設計展《舞台上的平行空間》、「布拉格舞台設計四年展」、「國際燈光研討會」等,亦有出版舞台幕後製作紀錄刊物──《幕後起底》(Back to Back in Black)。 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界別審批員。
羅氏曾參與音響設計的演出包括 《列女傳》、《諸神會》、《72A》、《錦獸豪庭》等,近作有《夜奔》(柏林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演出)及《中國建築100年》(米蘭Piccolo Teatro Grassi演出)。

早於1992年,羅氏以《小孩子與大自然》奪得「TVB樂韻兒歌創作大賽」冠軍;其他填詞作品包括《泡沫》及《戀愛Entertaining》等。

羅國豪曾任香港演藝學院客席講師,現任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高級講師,致力多媒體及舞台幕後技術人員培訓工作。